当谈论女性友好的马拉松赛事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2025年1月5日,全球首个世界田联白金标赛事厦马即将拉开序幕。从公开数据显示,厦马报名人数的男女比例为:7927%男性与2073%女性,这一比例反映了自去年以来国内马拉松赛的整体情况。进一步来看,2024年厦马的参赛人数达到26805人,其中男性跑者为20906人,女性跑者为5899人,男女比例为779%:221%。而在全球范围内,2024年波士顿马拉松的男女参赛比例为572%:428%。显然,中国女性跑者在参赛人数上仍存在较大差距,这种差距的形成与文化、经济发展以及社会观念等多方面因素密切相关。
通过悦跑圈的数据统计,近年来女性跑者的数量增加了26%,占总人数的1598%。显然,男性跑者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如何吸引更多女性跑者参与赛事?不仅仅是赛事方的责任,还需管理部门、赛事机构,以及相关媒体的共同努力。为了营造更加友好的环境,马拉松赛事需要如何迎合女性的需求呢?
在与多个女跑者交流的过程中,经历了各种国内外赛事的AngieL分享了她的参赛感受:“赛事能吸引女性参与,首先要做到真诚地欢迎她们。”在众多跑者看来,赛事对女性友好的方面有哪些呢?在如今“一签难求”的背景下,直接的方式就是为女性跑者提供更多参赛便利,解决她们的参赛难题。例如,今年的厦马组委会推出了“女子跑马计划”,为未能中签的女性跑者提供500个额外名额。2025无锡马拉松也作出了相关调整,男选手需在3小时以内,女选手需在320以内,前5000名可直接直通。这对优秀的女性跑者来说,充分体现了赛事的友好。
精英跑者黄菲提到,参加2024广马后,她使用赛事专门设置的女性通道,减少了排队时间。而去年的广马中,有16条物品发放通道,其中4条为女性专用,更加贴心。作为曾PB为228的女跑者,沈妮表示,马拉松赛的举行时间多为春秋季节,穿着相对较厚。如果赛事能够设立专门的男女更衣区,将会极大改善大众女性跑者的体验。部分赛事已开始进行这一改进。
台湾女跑者张芷瑄强调,完赛后可以借助更衣室的镜子整理仪容,从而提升整体体验。PB为311的女跑者海心指出,在起点设置更多女性专用厕所,以缓解排队问题也是值得考虑的。此外,一些国内赛事已增设男性专用设施,减少男选手与女选手“抢厕所”的情况。
女跑者冰玉回忆起参加2019厦马的经历,她生理期来临,就希望赛事在补给站提供一些卫生用品,以帮助女跑者应对这一普遍现象。同时,孙艳君与沈妮都认为,完赛区提供红糖水等对于生理期女性跑者的关怀也是赛事的善意体现。比如名古屋女子马拉松设置的厕所布局,体现了对女性需求的关注。
每种赛事的完赛包中,若包含口红、面膜等小物品,能够吸引更多女性跑者点赞。女跑者冰玉提出了“止汗喷雾”的建议,这样的品牌合作不仅对男性跑者有益,也能为女性提供极大的便利。参与杭州女子半马的孙艳君分享了她在完赛区的温暖体验,一位志愿者提供护手霜、卫生巾等小礼物,让她感到被重视。
来自台湾的女跑者Anna建议,如果赛事能设计专门适合女性的T恤,将极大提升女性跑者的参与度。与会女跑者Mao希望在恢复区对男女跑者的冰敷、泡脚、按摩等服务分区,让女性跑者感受到更多友好。在去年的鲅鱼圈马拉松中设置的女配速员成为一大亮点,但在宣传上仍需注意对女性跑者的尊重与正面形象的展示。
马拉松赛事的转播也应更加关注女子第一集团,给予她们与男子选手同样的曝光率。女跑者MH曾在小红书上寻求帮助,希望有人能在她比赛时照看她的孩子,若赛事能为母亲选手提供此类服务,将极大提升赛事的友好度。女跑者桐影希望赛事在面临突发情况时能够给予妊娠或生理期女性适当的延迟政策,这是对女性参赛者的人性化关怀。
您有什么关于马拉松赛事如何对女性跑者“友好”的建议吗?欢迎在评论区讨论。最后,记住在参与运动的同时,常常回顾自己的经历与进步,正如人生就是博尊龙凯时的精神,享受每一次挑战。
发表评论